关于印发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的通知
皖经信技改〔2017〕145号
各市、直管县经信委:
现将《安徽省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贯彻执行。
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
2017年6月5日
安徽省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
为深入贯彻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,推动制造强省建设,根据《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<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>的通知》(皖发〔2016〕47号)、《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<贯彻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要举措分工方案>的通知》(厅〔2016〕75号)要求,结合工作实际,编制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按照找准新方位、落实新理念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,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驱动,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引领,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为主攻方向,持续扩大有效投入,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,组织实施工业强基、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六大工程,着力培育高端制造业,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,打牢实体经济之基,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。
二、目标和任务
坚持改革、改组、改造相结合,运用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实施新制造,促进产品、企业、产业全面升级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水平、持续化、全覆盖。
高水平。引导推动技术改造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,到2021年,全省重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,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、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,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、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持续提升。
持续化。保持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增长,建立重点项目滚动储备机制和动态推进机制。紧跟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趋势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每年推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。
全覆盖。引导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年内全部实施一遍技术改造,力争5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万亿元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元,全省技术改造投资总量进入并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。
三、推进路径
聚焦“7+5”产业体系(新一代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七大高端制造业,冶金、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食品等五大传统产业),实施“1+5”重点工程(工业强基+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),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,建立“产业—工程”推进机制,形成多方位、网格化、立体化、系统化推进格局,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(一)实施工业强基工程。围绕高端制造业领域突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,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“四基”薄弱环节,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。
路径一: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。引导材料、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、工艺和技术研发机构等有机结合,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,率先解决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、信息通信设备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的“四基”发展瓶颈问题。
路径二: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。推动100种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和关键基础材料、20项左右标志性先进基础工艺实现工程化、产业化突破,促进整机(系统)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,推进产业链协作。
路径三: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。围绕可靠性试验验证、计量检测、标准制修订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,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。注重发挥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和互联网的作用,鼓励企业和工业园区(集聚区)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,利用安徽工业云平台,推进技术资源整合配置和开放协同。
路径四:培育一批强优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区。培育10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注于“四基”细分领域的强优企业。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,培育1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、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一批特色鲜明、国内竞争优势明显的“四基”企业集聚区。
路径五:推进“四基”军民融合发展。调动军民各方面资源,开展联合攻关,推进军民资源共享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鼓励工业基础领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,军工重大试验设备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备设施相互开放、共建共享。
(二)实施高端制造工程。立足我省产业基础、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,围绕有特色、有优势和战略必争领域,超前谋划,科学布局,集中资源和力量,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。
路径一: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。围绕集成电路、工业机器人、燃气轮机、高端数控机床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,提高新材料支撑能力,推动自主设计水平、系统集成能力快速提升,实现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。
路径二: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主体。实施龙头企业带动,在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培育形成京东方、中电科38所、科大讯飞、埃夫特、应流集团、江淮汽车、奇瑞汽车等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、大集团或行业领军型企业。实施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提升计划,与龙头企业开展配套协作,培育一批行业“单项冠军”、“配套专家”和“科技小巨人”。
路径三:打造一批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。坚持错位发展、协同发展、集群发展的原则,培育电子信息“屏—芯—终端”、新能源汽车“电池、电机、电控—整车—应用”、机器人“伺服电机、减速机、控制器—本体—系统集成”、民用航空“材料—发动机—整机—运营—维修”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、专业分工合理、协作配套完善、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链。加快建设合芜蚌新型显示、芜马合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业基地,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,形成10个左右千亿元级、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制造产业基地。
(三)实施智能制造工程。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,深入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,鼓励企业建设示范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路径一:发展智能制造装备。聚焦感知、控制、决策、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,依托重点领域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以及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,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、增材制造装备、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、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、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等六类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。
路径二:夯实智能制造基础。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参与开发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,参与建立高效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,围绕行业特点和企业特性,选择和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,分领域分行业对接,形成智能制造标准、方案、技术、工艺等软硬件一体化的支撑体系,强化我省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。
路径三:实施智能制造行动。推动互联网+制造,“点、线、面”全方位布局智能制造。“点”上深入开展“机器人应用十百千行动”,每年在机械、汽车、电子、电气等10大领域300家以上重点制造企业,推广应用3000台以上工业机器人。“线”上改造提升传统制造工艺流程,每年改造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100个。“面”上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,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、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网络协同制造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、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,每年培育智能工厂20家。
(四)实施绿色制造工程。深入开展节能环保“五个一百”专项行动,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推进制造业绿色改造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,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,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
路径一: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。促进冶金、化工、建材等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能源管控中心,运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、工艺和装备,对电机、配电变压器、窑炉系统、内燃机系统等高耗能通用设备进行改造,提高运行效率和能源效率,实现能源高效低碳化利用。
路径二:推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。促进冶金、化工、建材、印染、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提升清洁生产水平,降低废水、废气排放总量及烟(粉)尘排放强度。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工业锅炉清洁高效燃烧、水泥低氮燃烧和分级燃烧、玻璃窑炉富氧燃烧、陶瓷集中清洁煤制气、氮肥废水超低排放、农药染料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绿色合成、食品药品高效菌种应用和高效提取纯化等清洁化技术改造。
路径三:强化资源综合利用。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,推动固废资源规模化、高值化利用。推动余热余压、矿山尾矿、冶金尘泥、稀贵金属、工业废渣、废水、废油、废酸的综合利用。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等。
路径四:实施再制造。围绕传统机电产品、高端装备重点领域,推广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、增材制造等技术工艺,对医疗设备、模具、内燃机、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实施高端、智能和在役再制造。
路径五:构建绿色制造体系。促进绿色产品、绿色工厂、绿色工业园区、绿色供应链“四位一体”创建试点,每年创建绿色工厂20家,开发一批绿色产品。
(五)实施精品制造工程。实施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战略和“精品安徽”战略,每年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500个、安徽工业精品100个以上。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和品牌效益提升,促进企业和产业升级。
路径一:丰富产品品种。引导企业加快研究开发高端、智能、健康新产品,开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针对多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,满足消费升级需要。注重环保、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,提高节能、降耗设备的供给能力,增加绿色产品供给。
路径二:提升产品质量。推进内外销消费品“同线同标同质”。开展战略性新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、生产和应用,增强自给保障能力,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。推广卓越绩效、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加快推动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设,提高产品质量。
路径三:培育知名品牌。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,加强品牌管理。通过研发核心技术,改进产品外观设计、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,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。创新品牌企业商业模式,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,扩大市场覆盖面,提高企业影响力,加快品牌塑造和品牌网络化建设。
(六)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。围绕“产品+服务”、“制造+服务”,深化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,加快构建服务型制造生态体系,突出创新设计、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制造、服务外包、全生命周期管理、总集成总承包等重点任务,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。
路径一:加快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。开展基于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装备、新材料、新产品的设计应用研究,提高工业设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。
路径二:推广个性化定制服务。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、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,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设计、生产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。
路径三:实施网络化协同制造。建设网络化制造系统,持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,通过与配套企业之间进行信息系统对接,实现产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、采购等各环节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间协同,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工作效率和协同制造能力。
路径四:支持服务外包发展。支持面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、采购、运输、仓储、货代、流通加工、物流信息等环节开展专业化外包服务。
路径五: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。引导制造业企业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(PLM),系统管理从需求分析到淘汰报废或回收再处置的产品全部生命历程,着力统筹优化产品服务,综合协调产品、用户以及环境利益,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最大化。
路径六: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。引导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、系统化、集成化的系统解决方案,支持开展设施建设、检验检测、供应链管理、节能环保、专业维修等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。
四、进度安排
2017年,启动大规模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。制定印发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施工方案,建立多层次项目体系,编制年度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,及时发布投资信息。组织实施工业强基、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重大工程。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,实施支持制造强省若干政策。推动全省2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600亿元。
2018年,持续推进大规模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。继续实行工业强基设备购置补助、中长期贷款贴息等政策,探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。按照“四督四保”要求,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。累计推动全省4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200亿元。
2019年,开展中期检查和评估工作。对工作推进情况和实施效果,开展中期检查评估。对照目标任务,对各地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、通报。累计推动全省6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900亿元。
2020年,针对薄弱问题补缺补差。开展精准帮扶,针对实施过程中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,深入调查研究,找准症结,妥善解决。累计推动全省8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700亿元。
2021年,强化督查督办和考核奖惩。强化对目标完成情况检查和统计,严格奖惩问责,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给予表彰,对推进不力、序时进度进展缓慢或严重滞后的单位给予惩戒问责。累计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部实施一遍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600亿元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政策扶持。全面落实《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》,对企业实施符合《工业“四基”发展目录》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,按照项目设备购置额的8%给予补助;对企业实施符合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》的项目,其3年期(含)以上贷款,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0%给予贴息;经省认定的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,对省内研制和使用单位,分别按首台(套)售价的15%给予补助;经省认定的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、50万元;对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(自由度≥4)的企业,按购置金额的20%给予一次性奖补等。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、重大技术装备进口、高新技术企业、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税收优惠等已出台的优惠政策。
(二)拓宽融资渠道。对应国家设立的基金,通过安排有关专项资金、吸引社会资本,设立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,力争5年总规模达200亿元。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,采取补贴等方式,对融资期限3年期及以上业务,按照融资规模8%的比例对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进行补贴。鼓励企业直接融资,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,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。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制造业单独实施考核,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。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,推广“4321”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,鼓励各地设立过桥转贷资金,开展“税融通”、小额票据贴现等业务。
(三)推进项目实施。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,项目工作责任化,谋划和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。发挥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导指南》导向作用,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和方向,引导企业和社会投资。建立多层次项目体系,编制年度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,及时发布投资信息,组织实施高端材料保障、重大装备提升、工业强基、智能化改造、节能和绿色发展等重大工程。积极对接工业转型升级、国家重大工程包、专项建设基金等,积极争取国家支持。加强重点项目调度,强化服务保障,按照督新建保开工、督续建保竣工、督竣工保达产、督储备保转化“四督四保”责任要求,一企一诊断,一企一方案,每年推进实施1000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,着力提高开工率、竣工率、达产率和转化率。
(四)优化发展环境。充分运用互联网、报纸、电视等媒体加强技术改造政策宣传,提高政策的知晓率,营造技术改造的浓厚氛围。通过组织培训、深入企业等方式进行政策解读,推动政策落实,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,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。开展精准帮扶,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,针对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,深入调查研究,帮助解决企业困难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创新人才引进、使用、培养、评价、激励机制,形成企业家、领军人才、创新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,对不涉及环保、安全、新增用地事项,且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小的技术改造项目,探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。
(五)加强督查考核。按照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统一部署,加强协调联动,强化督查落实,坚持日常督查与定期督查相结合,加强对工作推进、任务落实、发展成效的跟踪检查、督查督办。把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地、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。严格奖惩问责,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给予表彰,对推进不力、序时进度进展缓慢或严重滞后的单位给予惩戒问责。
各市、直管县经信委:
现将《安徽省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贯彻执行。
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
2017年6月5日
安徽省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
为深入贯彻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,推动制造强省建设,根据《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<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>的通知》(皖发〔2016〕47号)、《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<贯彻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要举措分工方案>的通知》(厅〔2016〕75号)要求,结合工作实际,编制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按照找准新方位、落实新理念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,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驱动,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引领,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为主攻方向,持续扩大有效投入,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,组织实施工业强基、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六大工程,着力培育高端制造业,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,打牢实体经济之基,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。
二、目标和任务
坚持改革、改组、改造相结合,运用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实施新制造,促进产品、企业、产业全面升级,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水平、持续化、全覆盖。
高水平。引导推动技术改造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,到2021年,全省重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,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、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,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、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持续提升。
持续化。保持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增长,建立重点项目滚动储备机制和动态推进机制。紧跟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趋势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每年推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。
全覆盖。引导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年内全部实施一遍技术改造,力争5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万亿元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元,全省技术改造投资总量进入并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。
三、推进路径
聚焦“7+5”产业体系(新一代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七大高端制造业,冶金、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食品等五大传统产业),实施“1+5”重点工程(工业强基+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),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,建立“产业—工程”推进机制,形成多方位、网格化、立体化、系统化推进格局,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(一)实施工业强基工程。围绕高端制造业领域突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,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“四基”薄弱环节,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。
路径一: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。引导材料、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、工艺和技术研发机构等有机结合,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,率先解决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、信息通信设备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的“四基”发展瓶颈问题。
路径二: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。推动100种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(元器件)和关键基础材料、20项左右标志性先进基础工艺实现工程化、产业化突破,促进整机(系统)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,推进产业链协作。
路径三: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。围绕可靠性试验验证、计量检测、标准制修订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,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。注重发挥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和互联网的作用,鼓励企业和工业园区(集聚区)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,利用安徽工业云平台,推进技术资源整合配置和开放协同。
路径四:培育一批强优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区。培育10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注于“四基”细分领域的强优企业。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,培育1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、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一批特色鲜明、国内竞争优势明显的“四基”企业集聚区。
路径五:推进“四基”军民融合发展。调动军民各方面资源,开展联合攻关,推进军民资源共享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鼓励工业基础领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,军工重大试验设备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备设施相互开放、共建共享。
(二)实施高端制造工程。立足我省产业基础、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,围绕有特色、有优势和战略必争领域,超前谋划,科学布局,集中资源和力量,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。
路径一: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。围绕集成电路、工业机器人、燃气轮机、高端数控机床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,提高新材料支撑能力,推动自主设计水平、系统集成能力快速提升,实现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。
路径二: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主体。实施龙头企业带动,在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培育形成京东方、中电科38所、科大讯飞、埃夫特、应流集团、江淮汽车、奇瑞汽车等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、大集团或行业领军型企业。实施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提升计划,与龙头企业开展配套协作,培育一批行业“单项冠军”、“配套专家”和“科技小巨人”。
路径三:打造一批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。坚持错位发展、协同发展、集群发展的原则,培育电子信息“屏—芯—终端”、新能源汽车“电池、电机、电控—整车—应用”、机器人“伺服电机、减速机、控制器—本体—系统集成”、民用航空“材料—发动机—整机—运营—维修”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、专业分工合理、协作配套完善、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链。加快建设合芜蚌新型显示、芜马合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业基地,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,形成10个左右千亿元级、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制造产业基地。
(三)实施智能制造工程。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,深入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,鼓励企业建设示范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路径一:发展智能制造装备。聚焦感知、控制、决策、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,依托重点领域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以及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,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、增材制造装备、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、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、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等六类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。
路径二:夯实智能制造基础。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参与开发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,参与建立高效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信息安全系统,围绕行业特点和企业特性,选择和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,分领域分行业对接,形成智能制造标准、方案、技术、工艺等软硬件一体化的支撑体系,强化我省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。
路径三:实施智能制造行动。推动互联网+制造,“点、线、面”全方位布局智能制造。“点”上深入开展“机器人应用十百千行动”,每年在机械、汽车、电子、电气等10大领域300家以上重点制造企业,推广应用3000台以上工业机器人。“线”上改造提升传统制造工艺流程,每年改造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100个。“面”上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,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、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网络协同制造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、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,每年培育智能工厂20家。
(四)实施绿色制造工程。深入开展节能环保“五个一百”专项行动,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推进制造业绿色改造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,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,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
路径一: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。促进冶金、化工、建材等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能源管控中心,运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、工艺和装备,对电机、配电变压器、窑炉系统、内燃机系统等高耗能通用设备进行改造,提高运行效率和能源效率,实现能源高效低碳化利用。
路径二:推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。促进冶金、化工、建材、印染、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提升清洁生产水平,降低废水、废气排放总量及烟(粉)尘排放强度。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开展工业锅炉清洁高效燃烧、水泥低氮燃烧和分级燃烧、玻璃窑炉富氧燃烧、陶瓷集中清洁煤制气、氮肥废水超低排放、农药染料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绿色合成、食品药品高效菌种应用和高效提取纯化等清洁化技术改造。
路径三:强化资源综合利用。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,推动固废资源规模化、高值化利用。推动余热余压、矿山尾矿、冶金尘泥、稀贵金属、工业废渣、废水、废油、废酸的综合利用。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等。
路径四:实施再制造。围绕传统机电产品、高端装备重点领域,推广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、增材制造等技术工艺,对医疗设备、模具、内燃机、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实施高端、智能和在役再制造。
路径五:构建绿色制造体系。促进绿色产品、绿色工厂、绿色工业园区、绿色供应链“四位一体”创建试点,每年创建绿色工厂20家,开发一批绿色产品。
(五)实施精品制造工程。实施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战略和“精品安徽”战略,每年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500个、安徽工业精品100个以上。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和品牌效益提升,促进企业和产业升级。
路径一:丰富产品品种。引导企业加快研究开发高端、智能、健康新产品,开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针对多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,满足消费升级需要。注重环保、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,提高节能、降耗设备的供给能力,增加绿色产品供给。
路径二:提升产品质量。推进内外销消费品“同线同标同质”。开展战略性新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、生产和应用,增强自给保障能力,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。推广卓越绩效、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加快推动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建设,提高产品质量。
路径三:培育知名品牌。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,加强品牌管理。通过研发核心技术,改进产品外观设计、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,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。创新品牌企业商业模式,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,扩大市场覆盖面,提高企业影响力,加快品牌塑造和品牌网络化建设。
(六)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。围绕“产品+服务”、“制造+服务”,深化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,加快构建服务型制造生态体系,突出创新设计、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制造、服务外包、全生命周期管理、总集成总承包等重点任务,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。
路径一:加快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。开展基于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装备、新材料、新产品的设计应用研究,提高工业设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。
路径二:推广个性化定制服务。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、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,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设计、生产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。
路径三:实施网络化协同制造。建设网络化制造系统,持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,通过与配套企业之间进行信息系统对接,实现产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、采购等各环节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间协同,提升上下游产业链的工作效率和协同制造能力。
路径四:支持服务外包发展。支持面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、采购、运输、仓储、货代、流通加工、物流信息等环节开展专业化外包服务。
路径五: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。引导制造业企业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(PLM),系统管理从需求分析到淘汰报废或回收再处置的产品全部生命历程,着力统筹优化产品服务,综合协调产品、用户以及环境利益,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价值最大化。
路径六: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。引导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、系统化、集成化的系统解决方案,支持开展设施建设、检验检测、供应链管理、节能环保、专业维修等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。
四、进度安排
2017年,启动大规模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。制定印发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施工方案,建立多层次项目体系,编制年度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,及时发布投资信息。组织实施工业强基、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重大工程。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,实施支持制造强省若干政策。推动全省2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600亿元。
2018年,持续推进大规模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。继续实行工业强基设备购置补助、中长期贷款贴息等政策,探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。按照“四督四保”要求,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。累计推动全省4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200亿元。
2019年,开展中期检查和评估工作。对工作推进情况和实施效果,开展中期检查评估。对照目标任务,对各地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、通报。累计推动全省6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900亿元。
2020年,针对薄弱问题补缺补差。开展精准帮扶,针对实施过程中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,深入调查研究,找准症结,妥善解决。累计推动全省80%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700亿元。
2021年,强化督查督办和考核奖惩。强化对目标完成情况检查和统计,严格奖惩问责,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给予表彰,对推进不力、序时进度进展缓慢或严重滞后的单位给予惩戒问责。累计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部实施一遍,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600亿元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政策扶持。全面落实《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》,对企业实施符合《工业“四基”发展目录》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,按照项目设备购置额的8%给予补助;对企业实施符合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》的项目,其3年期(含)以上贷款,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0%给予贴息;经省认定的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,对省内研制和使用单位,分别按首台(套)售价的15%给予补助;经省认定的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,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、50万元;对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(自由度≥4)的企业,按购置金额的20%给予一次性奖补等。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、重大技术装备进口、高新技术企业、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税收优惠等已出台的优惠政策。
(二)拓宽融资渠道。对应国家设立的基金,通过安排有关专项资金、吸引社会资本,设立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,力争5年总规模达200亿元。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,采取补贴等方式,对融资期限3年期及以上业务,按照融资规模8%的比例对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进行补贴。鼓励企业直接融资,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,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。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制造业单独实施考核,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。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,推广“4321”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,鼓励各地设立过桥转贷资金,开展“税融通”、小额票据贴现等业务。
(三)推进项目实施。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,项目工作责任化,谋划和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。发挥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导指南》导向作用,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和方向,引导企业和社会投资。建立多层次项目体系,编制年度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,及时发布投资信息,组织实施高端材料保障、重大装备提升、工业强基、智能化改造、节能和绿色发展等重大工程。积极对接工业转型升级、国家重大工程包、专项建设基金等,积极争取国家支持。加强重点项目调度,强化服务保障,按照督新建保开工、督续建保竣工、督竣工保达产、督储备保转化“四督四保”责任要求,一企一诊断,一企一方案,每年推进实施1000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,着力提高开工率、竣工率、达产率和转化率。
(四)优化发展环境。充分运用互联网、报纸、电视等媒体加强技术改造政策宣传,提高政策的知晓率,营造技术改造的浓厚氛围。通过组织培训、深入企业等方式进行政策解读,推动政策落实,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,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。开展精准帮扶,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,针对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,深入调查研究,帮助解决企业困难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创新人才引进、使用、培养、评价、激励机制,形成企业家、领军人才、创新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,对不涉及环保、安全、新增用地事项,且对外部环境影响较小的技术改造项目,探索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。
(五)加强督查考核。按照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统一部署,加强协调联动,强化督查落实,坚持日常督查与定期督查相结合,加强对工作推进、任务落实、发展成效的跟踪检查、督查督办。把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地、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。严格奖惩问责,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给予表彰,对推进不力、序时进度进展缓慢或严重滞后的单位给予惩戒问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