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市制造业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
2024年,安庆市工信局落实“管行业管融资”工作机制,与市人行、市财政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,不断丰富制造业金融产品供给,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,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。截至2024年末,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了458.3亿元,同比增长12.7%,其中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44亿元,同比增长33%,连续40个月增速保持在28%以上,比年初新增65.3亿元,增量创历史新高。
政策支持突出”力度”。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5条措施,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。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支持力度,累计为9个项目贴息1687.5万元。推行科技贷款“见贷即担”机制,推动参与试点银行快捷满足科企融资需求。2024年全年10家银行发放该模式贷款66户,2.71亿元。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运用,上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申报项目174个,贷款需求80.1亿元,已促成8个项目落实贷款3.57亿元。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牵引运用,推动形成“政策工作定向支持+银行金融产品精准对接+经营主体有效融资”闭环。2024年,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03.4亿元,惠及小微企业1.1万余户。
常态机制突出“密度”。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。与人行、财政等部门适时向银行推送专精特新企业、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、5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、节能环保企业等名单10批次,涉及市场主体1.49万户。二是建立联合走访机制。深化“网格化”走访和“名单制”管理,市县联动、联合有关金融机构开展“科企家家访”、“千户万企大走访”等活动,全年聚焦专精特新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、优质科技中小企业开展全覆盖融资需求摸排3次,汇集733家企业320亿元融资需求。三是建立比学赶超机制。创新开展“科技金融大比武”劳动竞赛,从银企对接、创新产品服务宣介、典型做法案例评比、支持成效晾晒、金牌客户经理评选等方面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同台竞技。
服务对接突出“温度”。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、产业园区,深化“十行千亿万企”融资服务专项行动,创新“1+x+12” 【市本级+产业集群+12个县(市)区】模式,聚焦“汇聚金融力量、助力制造名城”主题,市县工信部门上下联动,金融机构参与,相关行业协会、产业集群左右协同,形成纵向贯通、横向联接、同向发力的金融联动服务格局,分产业、分区域、分特色、多层次开展对接活动10余场次,授信金额达31.5亿元。
产品供给突出“新度”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,推动“专精特新贷”、“亩均英雄贷”等金融产品提质扩面,其中1-9月,我市获批“亩均项目贷”6个,共计27.3亿元,金额居全省第1位。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纳入市级风险补偿资金范围,建立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授信模式,授信额度达20亿元。推动村镇银行创新“商标易贷”金融产品,为“怀宁蓝莓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信1亿元。鼓励银行机构结合制造业企业发展阶段特点、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创新提供金融支持,交通银行全省首笔611万美元境外贷款项目在安庆落地,兴业银行安庆分行共同成长视角下“项目贷+流贷+股权直投”综合满足初创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的案例入选全省28个经典案例。